close

撒旦還是天使?現金貸背後不得不​​知的4個真相
時間:2017-10-27 10:20:13來源:網友評論0條
第二屆中國交易銀行年會(2017)暨第七屆“金貿獎”頒獎盛典誠邀您參會!
現在,人們提及現金貸,往往就等同於高利貸,覺得現金貸就是類似趣店這一類互聯網金融企業們的專屬產品,恨不得人人喊打。對現金貸公司都能赴美上市也都表達了強烈的憤慨。
文章綜合自清流俱樂部,公眾號悅濤

現在,人們提及現金貸,往往就等同於高利貸,覺得現金貸就是類似趣店這一類互聯網金融企業們的專屬產品,恨不得人人喊打。對現金貸公司都能赴美上市也都表達了強烈的憤慨。

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認知誤區,夾雜了公眾的種種誤解和偏見,本篇文章嘗試從四個角度,解讀一下,金融產品市場真實的面貌。

1,現金貸並不等同於高利貸

現金貸通常被理解為針對有“有場景”的借貸而言,脫離了場景後,向客戶直接發放的貸款。

其實“現金貸”下面還包含了兩種概念,一種是現金分期,客戶直接借到一筆現金後,按照若干期數還款,現金分期業務通常在週期和利率水平方面更趨同於有場景的借貸。另一種是我們通常所說的paydayloan,也就是一個月以內的小額短期現金貸,這種類型的貸款,由於其期限較短,折算出來的年化利率也顯得較高。

實際上,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也有現金貸產品。銀行內部一直有“零售為王”的說法,在企業放貸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針對個人消費類需求發放貸款,成了新的業務增長點。

目前大量銀行的個貸部門正在大力推動發展零售貸款業務,其中有很多就表現為現金分期的形式。比如微眾的微粒貸,又或者建設銀行的快貸,招商銀行的閃電貸等,就是屬於這一類產品,日息萬分之五,年化利率通常在18%左右,借款週期最少在六個月以上,但允許提前還款。

現金貸只是一個中性詞,並不等同於“高利貸”,現金貸產品全球很多國家有,很多機構有,是很常見的產品,將它與高利貸劃等號,是很不嚴謹的做法。而其中的現金分期作為消費金融的有效補充,可以刺激消費產業的發展,對經濟形成拉動作用。

今年4月10日,銀監會下發“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第二十九條明確提到:做好“現金貸”業務活動的清理整頓工作這是銀監會首次提出要做好“現金貸”業務的清理整頓工作。這是“現金貸”這個詞首次納入官方話語體系,我們判斷,這裡的“現金貸”,更多地還是指短期,高利率的paydayloan。

政策嚴管,實質上更多是將火力瞄準了高利率的短期現金貸。

2,互金上市潮有助於行業透明化,哪怕是現金貸為主營業務

說到目前的小額短期現金貸(類似於paydayloan性質的產品),最主要的還是用於滿足傳統銀行大額信貸,優質客戶模式下所難以覆蓋到的人群。

對小額短期現金貸的需求並不是憑白無故創造出來的,只是以往的這些需求潛伏在民間借貸需求裡,往往呈現出“高利息”的特徵。

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爆發,可以擴大對這個市場需求的供給,替換掉一部分隱蔽的,高息的民間借貸市場。而產品供給的增加,也能刺激借貸資金利率的下行。清流俱樂部注意到,在過去的一年裡,已經有多家頭部平台在頻繁調整產品模式,降低借款人的整體借錢成本,這都是正在持續發生的事情。

正是鑑於小額借貸通過互聯網展開業務,這也使得這一行業,相比於民間的線下借貸,更容易曝落在大眾和監管面前,更加的透明化,受到公眾和監管的制約。

但如果對其充滿偏見,一味打壓,那麼結果顯而易見:線上產品減少,線下高利貸擴張,借貸利率重新上漲,而且將歸於隱蔽化。

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企業謀求上市,上市本身就是進一步透明化和陽光化的過程,通過上市,企業的運營和財務數據能最大化地曝露在公眾眼前,能夠更多的約束自身和規範行業 - 這在沒有網絡的民間借貸時代,是不可想像的。

3,技術促進金融行業結構優化

現在很外界的質疑和抨擊,核心也是集中在“小額短期現金貸”上。以年化的口徑來計算的話,這一類產品的的利率確實較高。

但簡單地以“年化”的方式來計算此類現金貸利率,將其與“高利貸”劃等號,是有失公平的。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小額現金貸有短週期的特點,借錢的人不一定在一年裡的365都在佔用這個借貸產品的資金。因為小額短週期的性質,短期現金貸對運營機構的資金匹配的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也容易形成一定的時間成本。在這種情況下,相應產品的適度高息是可以接受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傳統金融機構的全人工審核和授信的模式下,無法操作短期小額現金貸業務,因為從單筆業務裡掙到的錢,很難覆蓋掉自身的人工成本和壞賬支出。

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從事海量,小額短期的現金貸業務成為了一種可能性,因為這一類型的公司的僱傭人工數量相對較少,完全在線上展開業務,用一套系統可以審核和滿足海量需求,隨著客戶量的擴大,單筆業務的邊際成本在不斷降低,商業模式得以成立。這一技術基礎,也使得小額短期現金貸的運營成本有長期下行的基礎,以此推動產品利率的下行。

但在發展階段的時候,這一類機構需要投入資金獲取更多的客戶,也需要承擔風控不完善階段所必須的學習成本。最關鍵的一點是,由於其企業主體實力較弱,知名度不高,導致其融資成本也比較高,其融資成本往往比傳統銀行機構高出數倍 - 要知道,銀行活期存款利率不到1%。

在這種情況下,要求現金貸和發放和銀行一樣利息成本的貸款,是不客觀的。金融行業原本就是通過不同利率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不同等級用戶的金融需求。金融產品的利率一定也是由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來逐步形成的。

4,看待現金貸,不能充滿傲慢與偏見

很多人質疑小額短期現金貸的高利潤,而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行業紅利期的表現任何行業在初始的紅利期都容易產生高利潤房地產業剛興起時,房地產企業有高利潤。;前幾年汽車產業爆發時,車企也賺得盆滿缽滿。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高利潤本身是市場供應不充分時的客觀結果,只有利潤的存在,才會刺激有人進入和從事這一領域。最終供給充分,產品價格下行,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互聯網金融行業,也終將面臨這一現實鐵律。

當然,這並不是說現金貸可以荒蠻發展,金融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強監管的行業。對於現金貸來說,由於產品的特性,更應該防止其出現誘導性借貸。

什麼叫誘導性借貸,也就是對無能力者引導過度借貸,以及在借貸者對真實利率不知情的情況下,推薦高利率的借貸產品。

這兩者在多貸領域十分常見,比如很多借款人,在多頭借貸後無力償還,最後落得疲於應付;又比如平台用砍頭息,服務費等掩蓋真實利率,導致一些借款人無形中以更高成本借錢。在現金貸狂野發展的初級階段,這些問題很屢見不鮮,極大地引發了人們對行業的誤解和偏見。

針對這些問題,行業的自律,監管的介入,公眾認知的深化,或許能起到有效的抑制。具體的做法上,對現金貸的廣告進行限制,監管對利率進行強化指導,都是可以考慮的手段。

但無論如何,因為趣店的這次風波,而簡單將現金貸與高利貸劃上等號,是一種很固執的偏見;將其一棍子打死,更是很愚蠢的做法現金貸不是魔鬼,傲慢和偏見才是。

趣店上市本來對現金貸行業來說是件好事,趣店的產品在同類中仍屬所謂的“低息產品”,其本可以借此次IPO,向市場更好地普及現金貸的本質,讓更多的人群了解到它。可以說是很難得的公眾教育時機。

但遺憾的是,傲慢的CEO,愚蠢的公關言論,最終讓大眾對它的偏見越來越深。

延伸閱讀:

現金貸背後的真相:最後一波被收割的,是沒有錢的“老實人”

來源:微信公眾號悅濤

靠現金貸半年賺了10個億的趣店,前兩天被噴成了篩子一個放高利貸的,市值超越甲股7家銀行,15家券商。

一群平均年齡27歲的小毛孩,幹掉了金融街的高富帥。從道德血液到行業規範,CEO羅敏想通過“回應一切”扳回一局,但最終發現,只要幹上這行一切回應都是火上澆油。

群眾對暴利的金融業務懷有天生的恨,何況現金貸這種遊走在法律邊緣的東西。

把道德血液放一邊,這事背後有一個冰冷的真相:人,已經成了當前經濟裡唯一有能力加槓桿的資產。

從房地產去庫存,居民房貸飆升,到消費貸款飆升,到現在的現金貸大肆擴張,都在給這個真相做備註。

中國經濟經過多年的加槓桿輪番爆炒之後,有能力加槓桿的資產 - 也就是有償付能力的資產,越來越少。

政府有加槓桿空間,但是目前還有足夠的稅源,擠一擠總是有的。企業負債率全球最高,回報率每況愈下。正在面臨去產能去槓桿。

唯有個人,存款60萬億,貸款34萬億小川曾經曰過:居民槓桿率還不夠高。

有文章說資本在“割人頭”。答案基本正確。因為割其他的,要么脖子太硬(國企,地方政府),要么已經被吸乾(民企,實體,製造業)。

還沒被吸乾的,脖子比較軟的,就是現金貸針對的底層人群,中高階層已經用房子收割了一輪。

這最後一輪,收割的是沒有錢的老實人。

1,資產荒

政府,企業,個人,中國經濟的三大部門。

前兩個已經被過去這些年的放水給醃成鹹菜 - 再放水就是泡菜 - 長不動了。

資產荒就是這麼來的:錢越來越多(貸出去的款),但投資回報率越來越低,負債率高企。

央行口徑貴國總負債255萬億,朱雲來去年說有300萬億。

過去這些年的降息和放水週期,銀行貸款主要給了央企國企,地方政府,房地產三大塊。

現狀:

國企總負債95萬億(截止7月底);

地方債30萬億(還債靠賣地);

房地產貸款餘額31萬億(居民已盡力)。

一個股上市公司,98.5%的公司都進行了股權質押貸款,已有股東爆倉,總之也已盡力。

民營企業?貸款找死,不貸款等死,大部分如此。

以上,都沒法再加槓桿了,加得越多,壞賬越多。

於是“資產荒”。央媽巧婦難放無米之炊。

一氣之下,去產能,去槓桿,地方債嚴管,金融防風險,房住不炒!

然而比賽並沒有結束。

2,居民加槓桿開始了

以上是中國的傳統金融體系:錢圍著央國企,地方政府和房地產打轉。

金融去槓桿之後,今年已經有銀行開始“縮表”。

這個傳統體系不再擴張,借新還舊維持著能喘氣就行了。一些殭屍產能也開始砍了。

但是:

市場還有錢,尤其是居民手裡;

GDP要增長,離不開信用擴張,也就是放貸。

這時候要加槓桿,只有靠居民了。

最主要的中介是房子。過去兩年的房地產去庫存,就是給居民加槓桿放貸的過程。

最典型的是去年7月,企業貸款負增長,新增貸款全靠房貸支撐。

實質上是一場債務轉移。把央國企,地方政府,開發商沉澱在銀行的債務轉到居民手裡。

一言以蔽之,藏債於民。

然而比賽並沒有結束。

3,給銀行上鎖,給民間借貸開閘

這一條,也是為GDP操碎了心的表現。挖空心思讓社會資金流通起來創造增量。

上文已說,中國的傳統金融體系一直只做三塊:地方政府,央國企,房地產,外加上市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國大陸徵信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